鋼 讓綠色發展的底色更閃亮 《中國冶金報》(2022年06月07日10版十版) “真沒想到現在的鋼廠變化這么大。哪里像是鋼鐵廠,簡直就是公園!”近日,一位在安鋼廠區參觀的游客嘖嘖稱贊。 游客的贊許,是對安鋼綠色發展最好的肯定。 以高標準實現高效益 取法于上,得乎其中;取法其中,得乎其下。 在安鋼人眼里,環保就是企業的生命線,是一場生存保衛戰。在環保提升過程中,安鋼始終堅持采用最先進的技術、最成熟的工藝、最高端的配置,實現最大的減排。 從2014年至今,安鋼累計投入百億元進行環保治理,實現了全工序、全產業鏈的綠色蛻變,創造了多個第一。 ——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干法煙氣治理,“只見煙囪不見煙”成為安鋼一景。 ——是全國第一家改造、使用純電重卡作為清潔運輸方式的鋼鐵企業,實現了廠區物流從“達標排放”向“近零排放”“零排放”的大步跨越。 ——研發出國內首創的焦爐脫硫脫硝最新技術,在國內第一家實現焦爐脫硫脫硝全覆蓋。該技術被生態環境部列為在業內推廣的3項環保治理技術之一。 ——創新推行用集裝箱運輸焦炭等易碎、易揚塵物料,開辟出了一條有效可行的清潔運輸途徑。 2021年3月,安鋼作為全國少數幾個鋼企之一,成功晉級長流程聯合鋼鐵A級績效企業,環保大考交上精彩答卷。2021年,安鋼營業收入再創建廠60多年來新紀錄,利潤繼續保持歷史高位。 在“雙碳”征程上疾行 “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使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降低10毫克/立方米~20毫克/立方米,軋鋼加熱爐煙氣自主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降低30毫克/立方米~50毫克/立方米,兩方面數值遠低于國家規定的超低排放標準值。”安鋼環保提標改造項目負責人向《中國冶金報》記者介紹。 “雙碳”大背景下,安鋼綠色發展快馬加鞭不下鞍,堅持節能減排、資源高效利用協同推進,加速邁向“3060”目標。 ——創新解決高爐煤氣精脫硫難題。近期,安鋼與高校、企業共同研發攻關,采用國內首創“水解+蘭炭吸附”組合工藝,凈化后總硫含量小于20毫克/標準立方米,省去加熱爐末端煙氣脫硫裝置的重復建設費用。 ——自主改造加熱爐,實現更高水平的煙氣超低排放。改造后的加熱爐煙氣NOx排放濃度可降低30毫克/立方米~50毫克/立方米,遠低于超低排放標準值;再結合高爐煤氣精脫硫技術,有效控制了從高爐源頭到軋鋼終端各個工序污染物的排放量。 ——提檔升級打造固廢處置中心。安鋼建設了15萬噸轉爐除塵灰冷壓塊、20萬噸轉底爐、3萬噸煉鋼除塵灰冷固球團等項目,從源頭解決鋼鐵冶金固廢的資源化利用問題,實現由“儲存”到“利用”“增值”的轉變。 ——高標準建設綠色化周口鋼鐵基地。安鋼周口項目全流程均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綠色低碳環保設施,“綠意盎然”的新鋼鐵基地已然成形。 …… 2021年,安鋼噸鋼綜合能耗為534標準煤,噸鋼耗新水為2.66立方米,自發電比例超過60%,年節能超過100萬噸標準煤,每年節能減排項目創效近30億元。 鋼城變身園林景區 近日,河南新增86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,安鋼工業景區榜上有名。 一手抓環保深度治理,一手抓廠容廠貌治理,安鋼將大美鋼城建設貫穿始終。 本著宜綠則綠、應綠盡綠指導思想,安鋼全力打造“公園式、森林式”園林化工廠。就連一向“灰頭土臉”的犄角旮旯,也下起了繡花功夫,建成小而精的“口袋”公園。色彩略顯沉悶的廠房外墻、高聳煙囪,也都穿上了彩繪“新衣”。 身處現代化鋼城,如果不是耳邊隱約傳來機器轟鳴,很容易讓人忘記自己正置身于鋼鐵企業中。 綠色發展,美了安鋼的同時,還紅了旅游。安鋼以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,全力培育旅游產業,在增加收入、吸納就業的同時,還向社會公眾展現了“公園式、森林式”園林化工廠清新怡人的高顏值,傳遞了綠色、高端、和諧可親的現代化安鋼新形象。 面對“雙碳”時代,安鋼已經編制低碳發展規劃,制訂施行低碳綠色發展路線圖,為建設美麗中國繼續貢獻安鋼力量。
|